- 首页 >>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质量监控部赴江苏东海县开展六分量地震观测实验
经二测中心质量监控部周聪博士联系,中心地震学专业人员史克旭和刘庚于2022年6月21日至26日赴连云港市东海县“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原“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长期观测站”)开展六分量地震观测实验。
江苏东海大陆深孔地壳活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基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和“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计划(WFSD)”两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取得的深孔建立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站位于江苏省东海县,由一口超深孔(5158m 深)、一口浅孔(450m 深)以及伴随流动站组成。该站涉及的领域方向为地球深部动力学,聚焦地壳活动,围绕与生态环境变化、地震地质灾害等国土安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深部地壳活动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四维多参数(4+X)深部地壳结构、物质循环和变形过程等地球深部动力学信息的连续观测,积累深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参数数据,为环境变化和地震地质灾害形成机制以及孕震背景等深部地壳活动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及相关试验研究和科技示范。目前该观测研究站观测的手段有测震、重力、分量应变、倾斜、地磁、水位、水温、孔隙压等。
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曾祥芝博士邀请,我们将两台CME-106C六分量地震仪架设于野外站的精密仪器观测室内。该实验室内仪器安放台是从基岩直接浇筑到地面的混凝土台基,四周设有隔震槽,可有效防止近地表噪声对信号的干扰。且有UPS供电、温湿度调节设施。仪器架设完成后进行锤击实验,两台地震仪可获得清晰且同步的锤击信号。野外站毗邻郯庐断裂带,而且近期将在东海县安峰水库和西双湖进行气枪主动源实验,为六分量地震观测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同时,借助野外站内多种地学观测手段,为后期的对比分析提供了丰富资料。
本次与野外站合作开展的六分量地震仪架设工作圆满完成,工作过程中还参与了重力仪的调试工作,二测中心地震学工作人员也收获良多。在依托野外站获取宝贵数据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测手段,促进了双方的交流合作,为今后进行场地实验、数据共享、科学研究提供了合作机会。